眉山全搜索

作家王晋川“话说三苏祠”系列之——苏坟山祭苏

北宋嘉祐二年(1057),三苏父子名震京师。苏洵献文章于朝廷,苏轼、苏辙举进士皆在高等,“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之文章遂擅天下”(欧阳修《苏君墓志铭》)。四月,程夫人卒于家,父子三人仓促离京返眉。

苏洵痛失爱妻,作《祭亡妻文》:“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我徂京师,不远当还。嗟子之去,曾不须臾。子去不返,我怀永哀。”又作《程夫人墓志铭》:“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其年十一月庚子葬某地,年四十八。……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苏洵精心觅寻墓地,葬夫人于眉山安镇乡可龙里老翁泉旁。苏洵在《老翁井铭》中写道:“丁酉岁,余卜葬亡妻,得武阳安镇之山。有泉坌然出于两山之间,右股之下畜为大井。卜者曰吉,是其葬书为神之居。……他日乃问泉旁之民,皆曰是为老翁井。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就之则隐,而入于泉,莫可见。”遂为铭曰:

山起东北,翼为南西。涓涓斯泉,坌溢以弥。山空寂寥,或啸而嬉。更千万年,自洁自好。惟我与尔,将遂不泯。无溢无竭,以永千祀。

北宋治平二年(1065),苏轼妻王弗病逝。次年,苏洵撰《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即卒。苏轼、苏辙扶柩舟载归蜀,将老父苏洵与程夫人合厝,王弗则葬于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苏轼有诗:“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自注云: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

有一则民间故事,甚传奇。说的是苏轼葬父、葬妻时,日期已定而墓砖不至。有人告诉苏轼,东山有隐士,极豪爽,救人急难,有求必应。苏轼前往拜访,隐士进山打猎,第三天黄昏始还。隐士迎苏轼归家,款待酒饭,问明苏轼所求,嘱苏轼无忧,即令手下造办。苏轼如期破土,挖好墓坑,不见砖至,甚叹悔。不料明日拂晓,五万匹砖斩斩然罗列墓侧,苏轼大喜。事毕,苏轼前往拜谢,卒不见其居所,亦不见其人。此事类似神话,但《眉山县志》有载,标题为《眉州隐君子》。

十年后,苏轼在密州任上,怀念前妻王弗,写下一首千古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据苏辙《坟院记》:“旌善广福禅院者,先公文安府君,赠司徒坟侧精舍也。先公既壮而力学,晚而以德行文学名于世。夫人程氏,追封蜀国太夫人。”苏轼、苏辙丁忧期满返京前,特地将坟茔交给离此四里的广福寺僧代为照管。返城时路过大池院,苏轼手书18字于廊柱:“自老翁泉还,偶憩。治平丁未(1067)十二月七日,子瞻。”今已失其处。当年苏洵葬妻时,曾指墓后空地对苏轼兄弟说:“此尔兄弟之居也。”苏辙曾作《颍滨遗老传》云:“先君之葬在眉州之东,昔尝约附于其庐,虽远不忍负也。”谁知苏轼兄弟宦游天下,望乡不得回,薨后竟葬于汝州郏县钓台乡上瑞里,无缘归葬祖坟。再后来,当地人相沿成习,将此地称为“苏坟山”。

历宋、元、明四百余年 ,苏洵墓碑志剥蚀莫可考,多年无人祭扫,湮没于荒草荆丛之中。明成化年间眉州知州许仁 ,受命寻找苏洵墓。开初在蟆颐山前后寻找,不获。许仁有诗曰:“骑从传呼不暂停,土坡石磴几回登。青山难觅先贤墓,白发重逢此寺僧。”此寺即广福寺。许仁调整思路,先找广福寺,再溯井求墓,终于在柳沟山寻得墓坣,并予培修。

此后又二百多年,明末清初的动乱,让苏坟山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康熙四十一年(1702),眉州学正段子文路过此地,询一老人,方知苏洵墓在附近,回城后即禀告于知州金一凤。金一凤马上召集僚属及眉州士绅前往查勘。斩荆棘,芟藤萝,终至墓前。只见两堆墓土前,残留两块墓碑:一为苏洵墓碑,一为许仁寻墓记事碑。还有一块小碑卧于侧,是明判官、苏洵裔孙苏大章赎祀田边界碑。墓前有垮塌祭台,瓦砾累累。苏洵墓有盜洞,深数尺,可见石椁。金一凤叹息良久,带头捐金,众乡绅亦踊跃认捐。修葺一新的苏洵、程夫人墓和王弗墓封土成垒,极高且大,使樵牧不侵,设祭拜奠。

从那以后,清明祭扫苏坟便成为眉州一大文化盛事。凡参加祭扫者,黎明即起沐浴更衣。州县长官坐轿或滑杆至苏坟山,其余人等至岷江王家渡乘船。祭扫时敬香蜡钱纸,主持人唱喏,州县长主祭,学界资深耆宿宣读祭文。祭扫完毕后,齐至广福寺午饍,至暮方归。

如今的苏坟山,旧貌换新颜。位于东坡区富牛镇永光村的苏洵墓地,已拓展成140亩的墓园,周边筑起围墙,新修了大门。沿墓地道路登回音梯,足音铿然有回声。民间传说其下为一洞穴,穴内有灯,乃苏洵读书修练密室。登上回音梯,一座四柱三门的牌坊巍然矗立。牌坊正面有卓明安题写的匾额“景行行止”,侧门从右至左为“学渊”、“文峰”;背面匾额为“自洁自好”,侧门从右至左为“景苏”、“懿德”。四根立柱正反面有楹联四副。正面一为徐康撰“百代文章惊广宇;四时香火慰寒泉”。一为赖正和撰“诗如山,文如水,古今何人匹;气似虹,节似玉,中外谁个同”。背面一为刘川眉撰“老泉安澜井,千纪不泯,托体同山峙;东坡断肠处,万载常青,追思共渊回”。一为王晋川撰“一门三父子;千古两贤人”。

牌坊后为一小型纪念广场,用于每年清明举办祭苏活动。沿宽阔石板阶梯拾级而上,有墓四座,左前方有清嘉庆年间重修苏洵墓记事碑。正中大墓为苏洵程夫人合葬墓,其右后侧为王弗墓。与王弗墓平行的是苏轼衣冠墓,苏辙衣冠墓在苏轼墓、王弗墓之后。四座墓冢形制一致,皆呈梨型,墓基为红砂石条砌筑,周围遍植松柏、香樟、芙蓉、翠竹。墓地北面有道路与老翁亭、曲桥相连,曲桥尽头即老翁井。老翁井井台上有三通石碑,“老翁泉”三个大字一字一碑,系民国廿五年(1936)眉山专区首任督察专员兼眉山县长、保安司令梁正麟(字叔子)所书。“翁”字碑背面有阴刻草书五言长诗一首,系清宣统元年拔贡邑人彭耀章所作,记述重修老翁井事。

2006年,有人认为苏坟山名字太土,改称为“苏公陵”。陵为专用名词,指帝王坟墓,用于苏洵墓显然不合礼制,后弃之。按文物名称定位叫苏氏墓地或苏洵墓,小地名仍称苏坟山。

2017年6月,苏氏墓地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0.3.1于眉山

作者:王晋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作品征集| 撑起家国半边天,这个春天没有谁比你更值得宠爱!
下一篇:作家王晋川“话说三苏祠”系列之——苏东坡题刻之最:连鳌山


中国农业银行眉山分行 章鱼挑食 农行眉山市分行金穗之窗 同颜画室 国网眉山电力公司专题 八百寿酒业
眉山全搜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