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全搜索

首页 > 政务信息 > 内容

高收益保险 市民担忧风险不买账

每逢年关将近,就会迎来一波消费热潮。这不,还未等“双十一”购物狂欢余热褪去,“双十二小购物节”又被各大电商平台热炒了起来。

回顾“双十一”,不少保险公司凭借标榜“高收益”的多款保险理财产品,赚得盆满钵满。近日,记者又在淘宝保险频道看到,有多款保险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5%,其中中国平安、华夏人寿更是推出了预期综合年化收益率在7%以上的理财产品。而此前在“双十一”抢尽风头的国华人寿、生命人寿,此次并未有什么大动作。

就在一周前,国华人寿还曾推出一款组合收益高达8%的保险产品。不过昨日记者再次查询这款产品时,已无法找到。据国华人寿天猫旗舰店客服人员表示,该款产品已经下架。

与“双十一”前各大电商平台保险理财产品扎堆推出的“盛况”相比,“双十二”的前奏只能说是不温不火。保险公司为啥不再趁着“小购物节”再赚一把呢?

事实上,关于保险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一直饱受争议,一些产品标榜收益率高达6%、7%,其实,有保障收益率仅为2.5%;近期出现的一些高收益保险产品,购买后即可返还集分宝,也被指涉嫌违规返佣。不少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收益产品的规模和收益率持续性并不强,而且保监会对投资比重的规范以及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也会限制此类产品规模的大幅扩容。这些因素或许都会对保险公司下一步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造成不少的阻碍。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郭家轩

动态

“高收益”保险产品“双十二”欲抢占先机

回顾“双十一”期间,不少保险公司凭借标榜高收益的多款保险理财产品,赚得盆满钵满。数据显示,去年“双十一”期间,国华人寿在天猫上销售的保险理财产品,创出“三天一亿元”的佳绩;而今年双“十一”当天,国华人寿预期年化收益率7%的产品,仅用了9分34秒的时间,销售规模就超过亿元。近两年的事实已经证明,高收益无疑是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利器。

趁着年关将近,还未等“双十一”余温散尽,“双十二”小购物节又被炒热了起来。近日,记者又在淘宝保险频道看到,有多款保险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5%,其中华夏人寿推出了一款名为“华夏摇钱树两全保险”的保险理财产品,预期综合年化收益率达到7.1%。

据了解,这款保险为万能险,1000元起售。其7.1%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由两部分构成,一年期起,该产品本身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5.5%,再加上活动期间每购买一份“摇钱树”(万能型,A款)产品还可获赠1.6%的集分宝—即每1000元赠价值16元的集分宝。

而且华夏人寿还明确表明,集分宝在犹豫期后发放,无任何初始费用,犹豫期退出不收手续费,持有1年后退出零费用。除此之外,该公司还针对购买金额的不同进行抽奖,奖品有iPhone 5s和iP mini以及360随身WiFi2等。

据媒体报道,其原本为“双十二特供”的理财产品早在上个月就开始发售,在不久前的限时聚划算活动中,10分钟销售额突破600万元,4小时内更是卖出2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截止到昨日中午,该产品已售出6702份,由于单次最多限购200份,其中有一位买家分三次购买了60万元的产品。

除了华夏人寿外,记者还在淘宝保险频道看到,中国平安也推出了一款高收益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达到7%,期限为370天。不过,与其他保险产品不同的是,该产品在认购成功后,不能在产品期限届满前退出。

现状

“高收益”产品比拼中小险企唱主角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可见的各类所谓高收益产品,利润贡献都较低,重视价值的公司对于此类产品的偏好非常有限。

尽管高收益理财保险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并已持续火爆了一段时间,但是记者注意到,这些产品的“火拼”更多地发生在中小寿险企业之间,大型险企鲜见参战。

数据显示,在“双十一”期间,与淘宝合作的保险商家共有31家,其中产险公司9家,寿险公司22家。

“虽然合作公司也有平安、太保这样的大公司,但是整个销售过程明显呈现出大公司搭建品牌,小公司真正唱戏的格局。”长江证券分析师张俊认为,从合作的商家来看,寿险公司大小分化非常大,从产品来看,大公司主要是淘宝做品牌的,而真正卖产品的是中小保险公司。从产品销售来看,国华、珠江、生命人寿和华夏人寿这一类公司销量居前。

事实上,大型保险公司自身网站也可以完成相关产品销售,因此对于淘宝的旗舰店平台需求不强烈,而小保险公司的口碑以及关注度整体较弱,对于淘宝平台的需求更加强烈。

“中小保险公司更加热衷于推进高收益理财产品。”张俊告诉记者,一部分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但是缺乏市场认知度,希望通过高收益产品吸引客户。

但是更大可能的是,中小保险公司没有渠道优势,在行业保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小保险公司难以忍受保费的持续下滑,所以更加青睐于通过网络渠道和高收益产品来获得规模保费收入的增长。同时中小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相对更加灵活,风险偏好更高,从而也热衷于推出高收益率保险理财产品。

不过,对消费者来说,必须明确知晓这些产品并不一定能实现预期的高收益,毕竟绝大部分产品的保底利率只有2.5%。

相关热词搜索:收益 保险 理财

上一篇:买保险别只认“高收益” 光想着赚钱不靠谱
下一篇:美国普通人无法致富四大主因


中国农业银行眉山分行 章鱼挑食 农行眉山市分行金穗之窗 同颜画室 国网眉山电力公司专题 八百寿酒业
眉山全搜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