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全搜索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兼谈三苏家风家训

王晋川

被誉为“南州胜迹古祠堂”的三苏祠,有一座飨殿,供奉着三苏父子的塑像。文安公苏洵着红袍居于中,文忠公苏轼和文定公苏辙着紫袍侍坐两边。宋朝官服以颜色分等级,三品以上为紫袍,三品至六品为红袍,六品以下为绿袍,不入品级者为灰袍。

苏洵塑像的龛顶悬挂一匾,谓之“养气匾”,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眉州知州张兑和题写的:

苏氏之学,以养气为宗。洛中兄弟之理,眉山父子之气,前人并论之矣,而斤斤者狃于洛蜀之见,余谓君子之学,苟有德于心身,有裨于家国,有补于纲常名教,虽圣人复生,亦将进诸訚訚侃侃之列矣。兑和登公之堂,有感于此,遂揭其为学之旨,以志景行。盖我公父子,学有本源。长公之言曰:《易》可忘忧,家有师。次公之言曰: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观其家庭授受之间,则我公父子之崛兴,有宋而陵越百代者,岂独文章名世也哉!乾隆二十年,岁在乙亥二月十八日,吴兴后学张兑和拜书。

张兑和是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元丰二年,即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逮于湖州知州任上,因此张兑和与苏轼也算有些渊源。张兑和在眉州任上,拜谒三苏祠,并写下此篇跋文,揭示了三苏父子为人为文、仁爱修德的执著初心和坦荡无私的浩然正气。上世纪八十年代,此匾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华名匾”。

苏氏之学,以养气为宗,其源头在哪里呢?我们不妨先来一个千古之问:气为何物?

气是中华民族精神巅峰的人格范式和生命价值。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高唱《离骚》,让汨罗江水洗濯尘世的污浊,而高贵的灵魂却飞升九天。这是中华正气最悲壮、最华美的基调和源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事功世界里每个人在面对富贵、贫贱、威武时,只要胸中有这“浩然之气”,就可以做到“不能淫、不能移、不能屈。”只要能守住这做人的底线,就可以称之为“大丈夫”!在孟子心中“民贵君轻”,孟子用浩然之气,把“民”扛在肩上,托举在泰山之巅.

司马迁在“千夫诺诺”的冷漠中,发出了“一夫谔谔”的真挚之言,触怒了权贵,处以宫刑。司马迁没有遵从圣人“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古训,屈辱地活了下来。因为他要写《史记》,他要一点一点地走向生命的高地,从而留下人生的价值——《史记》 。

淡泊名利的竹林七贤,嵇康愤慨不屈的一声长啸,炸裂沉闷的暗夜,而临刑前坦然抚琴的《广陵散》,至今回响在历史的天空。阮藉拍遍栏杆,叩问苍茫大地:“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千百年过去仍掷地有声!

进进出出于官场的陶渊明,断然扔掉乌纱帽,“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毅然回到属于他的田园,回到他心中的“桃花源”。

狷狂的李白得到唐玄宗重用,封为翰林,醉卧长安。可李白扪心自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狂气是中华血脉里特有的风骨、傲骨。

韩愈四次考进士,四次考制科,一顶乌纱帽来之不易,面对举国上下的尊佛狂潮,他逆势而上《谏迎佛骨表》,流放八千里,云横秦岭,谪贬如囚徒,雪拥蓝关,终成“文起八代之衰”的一代文宗。

容纳天地,气吞乾坤,纵情山河,激扬文字。非有大视野、大格局、大心胸,不能成就大气象、大功绩、大伟业。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得罪权贵,贬谪荒蛮。他把个人得失化作天下情怀.“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洞庭湖畔岳阳楼头,仍振聋发聩,激励后人.

苏东坡从小“奋厉有当世志”,为官四十载,流放十二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在凤翔为民求雨,密州绕城拾乞儿,徐州抗洪,颍州罢修八丈沟,黄州拯救溺婴,西湖筑堤,定州戎边,惠州建东西二桥,即使谪贬海南,仍开馆办学,传播文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在给好友李公择的信中,展现了一个真实、勇敢、内心强大的苏东坡: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蒙冤受屈,谪贬流放,昔日的光环倏然褪去,身处逆境仍不忘报国之志,足见苏轼坚忍不拔的性格,勇于担当的道德勇气。南宋大诗人陆游精准概括苏轼的一生:“公不以一身得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陆游也因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拳拳之心而名垂诗史。

及至南宋“精忠报国”的岳飞;伶仃洋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主德立功立言,倡导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五千年中华文明,文脉不断,文气沛然,承先启后,气贯山河。鲁迅先生讲,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毛泽东同志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写下铭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性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无数的仁人志士、圣哲先贤,挺起中华的脊梁。一股英雄气弛骋天地,功昭日月!

三苏父子养气,虽同出一源,又各有特色。

苏洵养气是从高考落榜开始的,“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川。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游学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以气养文市委道理”,因此愤而烧去平日文章,誓不再试。理头精研六经百家之书,稽考古今成败之理。嘉祐初年,苏洵携苏轼、苏辙进京,献《权书》《衡论》《机策》等22篇文章,名震京师,轰动朝野。天下学者竞相仿效。其《六国论》开篇即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对照当下中美和国际局势,可谓一针见血,血流千年,至今未干!苏洵还在《心术》中进一步阐述:“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气即士气,养气即鼓舞士气,使之斗志激昂。对战如此,为人做文,又何尝不如此呢!

苏轼养气重在自我人格的完善,充实自我道德力量,最终达到人生价值的至高至美境界。他在《留候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能隐忍,不为小者所夺。培育心志,养其大志,气将随之。此或曰:超越小我,至贤至圣。

苏辙养气,另有心得。他在《孟子解》中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是何气也?天下之人莫不有气,气者心之发而已。”“气者心之使也。心所欲为,则其气勃然而应之;心所不欲而强为之,则其气索然而不应。故君子养其义,心以致其气,然后临事而其气不屈。”故日:“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养志以致气,盛气以充体,体充而物莫敢逆,然后其气塞于天地。”他在《上枢密韩太慰书》中指出:“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养气是可以达到“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愈高”的人生境界的。

元丰六年(1083年),河北清河人张怀民谪贬黄州,流放中的苏轼多了一位意气相投的朋友。张怀民,字梦得,又字偓佺,贬黄州寓居城南承天寺。苏轼与张怀民同为贬官,对政事看法相近。苏轼常与之交。

有一天晚上,月色人户,苏轼睡不着,便去承天寺找张怀民游玩。归家后写下一篇短文,流传至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短短八十四个字,仿佛在不经意间,便将月色、竹柏影和信步的两个“闲人”刻画得栩栩如生。明代王舜俞《苏长公小品》云:“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笔记录便是文。”《记承天寺夜游》不过寥寥几笔,就速画出一幅澄净空明、如诗如画的意境,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点睛之笔,更是令人击节,叹为观止。一不小心,苏轼又创造一种新的文体,领明清小品文之先河。

不久,张怀民买地建房,在长江边筑一亭。苏轼取宋玉《风赋》中“快哉,此风”之句,为之榜书《快哉亭》,并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上阙以亭入景,追忆恩师欧阳修的平山堂。“江流天地处,山色有无中。”本是王维诗句,欧阳修借用为“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苏轼却再次借用:“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表达了在快哉亭上观览胜景的喜悦心情。下阙异峰突起,于平静中掀起波涛,指斥宋玉的幼稚可笑,不识天籁而把风硬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民之雌风”。其实只要胸中有浩然正气,就能坦然沐浴这令人愉悦的千里雄健之风,享受这豪爽不拘的快意人生。

苏轼为快哉亭命名,苏辙则为快哉亭作记: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可以看作三苏父子道德完善、人格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高地。

三苏的养气是有传承的,从快乐的爷爷苏序到大器晚成的布衣宗师苏洵,再到苏轼、苏辙及后辈儿孙,其家风家训为人称道,竞相效仿。

2017年,《苏轼研究》总第48期,刊登了眉山市课题组的文章《三苏家风研究》,指出“三苏家风是三苏前后几代在家庭内部形成的读书之路、史事之鉴、仁爱之心、廉洁之德、直言之性、贤内之助的家庭风气。其流风余韵对于党风政风、民风世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久,眉山市纪委把三苏家风提炼归纳为四句话十六个字:

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

三苏家风的推出,对于弘扬三苏文化,加强廉政文化教育,纯浩干部队伍廉洁风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近,我在准备国家图书馆《公开课》有关三苏的资料时,意外地发现了眉山苏氏一族的繁衍兴盛的密码,这四句话十六个字,可看作三苏家训:

奋厉当世,循理无私,谦以厚人,自洁自好。

1.奋厉当世

据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载:

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太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

中国古代知识份子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更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迈往豪气。少年苏轼听母亲程夫人读汉书《范滂传》,便生出“奋厉有当世志”的万丈豪情,并贯彻于一生。奋厉即奋起、奋斗,当世即现实社会。苏轼从政四十年,无论典领八州,还是谪贬三地,无不心怀天下,奋斗不已。习总书记在新时期讲奋斗时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2.循礼无私

苏轼在《东坡易传》里说:“君子之顺也,岂有他哉,循理无私而已。”理是什么?规律,法则。循理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充分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即“循万物之理,无往而不自得”。无私则要求剔除私心杂念,时时警惕物欲和私欲。他在《上曾丞相书》中进一步指出循理与无私的关系:“以为凡学之难者,难于无私,无私之难者,难于通万物之理。故不通乎万物之理,虽欲无私,不可得也。已好则好之,已恶则恶之,以是自信,则惑也。是故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

循理无私在当代社会,可以理解为树理想、守初心、遵法纪、断私欲。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中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谦以厚人

苏轼的高祖苏杲(944 -994) “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岁凶,卖田赈济其乡里。逮秋熟,人将偿之,终怜之,屡辞不受,久致破业,厄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元•白珽《湛渊静话》)。苏询在《苏氏族谱)中借苏序之口,记下苏杲之德行:“吾父杲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

苏轼的祖父苏序(973-1047),“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苏轼在《苏廷评行状》中另有评说:“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已。”

满招损,谦受益。厚于待人,薄于待已。可见苏家祖上除耕读传家,更传下谦虚仁爱,厚人薄已的优秀家训。

4.自洁自好

北宋嘉祐二年(1057)苏洵之妻程夫人殁于眉州,享年47岁,三苏父子匆匆离京奔丧。苏洵在武阳(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柳沟山寻得墓地。山分两股,其间有泉,蓄为大井,日饮百家。苏洵乃作《老翁井铭》:“山空寂寥,或啸而嬉。更千万年,自洁自好。”

苏轼于黄州赦还,回归朝廷,入侍哲宗之初,即写下《六事廉为本赋》:“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乃知功废于贪,行成于廉。”所谓六事,即善(善良)、能(能干)、敬(恭敬)、正(正直)、法(守法)、辩(明察)。《周礼·天官·少宰》篇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以上六事,皆以廉为首,廉为本。

清廉正直,是苏门家训的重要内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者:忠、信、勤。朱熹《集注》说:“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斯。”古之圣贤皆以“省”修身,省即反省,是一种自省自纠的自我完善。古谚云:“正人先正已,不正己焉能正人。”严于律已,率先重范,方为君子风范。废于贪,行于廉,除了制度的约束,最重要的是内心要有红绳,做人要有底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心宁静方能致远,这就是苏洵在《老翁井铭》中提出“自洁自好”的深意。

最后,还是让我们回到三苏祠的飨殿前,一起来欣赏清光绪十九年(1893)眉州州判、云南丽江拔贡杨庆远撰写的长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2020年9月20日眉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眉山亮相旅博会四川展区 “新八景”站C位
下一篇:眉山仁寿县:天府茶灵谷山地运动公园开园


中国农业银行眉山分行 章鱼挑食 农行眉山市分行金穗之窗 同颜画室 国网眉山电力公司专题 八百寿酒业
眉山全搜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