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全搜索

作家王晋川“话说三苏祠”系列之——洗砚池畔留墨香

瑞莲西池西岸有一列平房,隔水与瑞莲亭相望,叫“消寒馆”,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何谓“消寒”?大约乡人读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痛东坡之寒,且为之消之,故名。消寒馆面阔七间,东向两开门,依檐作两亭,亭柱有对联:“亭上雄文凿青石;槛前修竹忆南屏”。雄文:雄隽文章,代指三苏诗文;南屏:杭州西湖南屏山,此句集东坡原诗。这副对联的撰书者,为晚清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字叔平,号松禅、并眉居士,别号天放闲人。咸丰六年(1856)状元及弟,历任户部、工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军机大臣,先后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谥文恭。其书法幼学欧、褚,后学米、颜,结体宽博开张,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

消寒馆向为三苏祠碑亭,后调整布局,其碑迁入东园碑廊,现为“三苏文化体验馆”。

消寒馆南侧,茂林修竹间有一泓小池,为东坡兄弟小时候洗砚处。民国八年(1919),陈国栋驻防眉山整治三苏祠时,拓为八边形水池,每边长二米,砖砌花格栏干,有石阶下至池中。西面临水处,有眉州人彭跃章仿苏体题写的“洗砚池”三字。上世纪八十年代增设照壁,镌刻苏轼《天石砚铭》。

苏轼的《天石砚铭》分为“叙”“铭”和“补记”三个部分。“叙”记录的是苏轼十二岁时发生的事: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

苏轼在“叙”里讲述了小时候在纱縠行老宅里拾到一块石头,制成一方墨砚,甚好用,遗憾无水窝。父亲却告诉他,这是一方天石,有吉兆。世间万物皆有利有弊,切不可求其全。苏轼听了父亲的话,愈加珍爱这方天石砚,一直带在身边,并为之作铭: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文章的最后部分,是37年后的一段“补记”。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

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笥,忽复现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这段补记很有意思。一直跟随苏轼的天石砚,因“乌台诗案”而失踪。元丰七年(1084)苏轼量移汝州,在舟中翻检书箱,天石砚失而复得,苏轼喜不自胜。装砚的木盒虽然陈旧粗糙,却是父亲当年亲手制作的,千万不可轻易换掉啊!苏轼把天石砚送给了二儿子苏迨、小儿子苏过。

后来大儿子苏迈赴德兴县尉,苏轼另送一砚,亦作铭:

以此进道常若渴,

以此求进常若惊。

以此治财常思予,

以此书狱常思生。

此铭可看作苏轼的为官心得和行政之道,亦是苏门家风的高度概括和凝炼,即使放在当下,也足具警示作用。建议各级官员、公务员将此抄录下来,置之座右,日诵三遍,必有禆益。

可巧的是,苏轼得到天石砚不久,苏辙也得到一砚,名曰“缸砚”,是用破酒缸的残片打磨成的。那年苏轼跟着父亲苏洵到益州(成都)游学,友人将此砚送给苏轼。苏轼回到眉山,把此砚送给了苏辙,苏辙为此作《缸砚赋》(节选):

其始也,生乎黄泥之中;其成也,出乎烈火之下。餔糟啜酒,终日醉饱。外坚中虚,肤密理解。偶与物斗,胁漏内槁。弃于路隅,瓦砾所笑。忽然逢人,药石包裹。不我谓瑕,治以鼎鼐。烹煎不辞,斧凿见剖。一为我形,沃我以水。汚我以煤,处我以几。子既博物,能识己否?,

苏辙通过酒缸的烧制、成型、装酒、破损,最后被弃之路边,被有识者拾回,制成砚台,“吐词如云,传示万里”的经历,揭示了物之成毁用弃,不应物喜,不必己悲。而那些“终身陷溺而不知止者,可足悲矣!”

苏辙的这篇《缸砚赋》和哥哥苏轼的《却鼠刀铭》,甚得父亲苏洵称道,更得到爷爷苏序赞赏。据《栾城遗言》载:东坡幼年作《却鼠刀铭》,公作《缸砚赋》,曾祖称之,命佳纸修写装饰,钉于所居壁上。

岁月悠悠,空余祠堂。驻足洗砚池,仿佛看见苏轼兄弟蹲于池边,撩水洗砚。南风习习,似闻淡淡的墨香。

2020.2.21于眉山

作者:王晋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作家王晋川“话说三苏祠”系列之——金鱼亭与《八娘伴母》
下一篇:作家王晋川“话说三苏祠”系列之——江口沉银与三苏祠五碑一钟


中国农业银行眉山分行 章鱼挑食 农行眉山市分行金穗之窗 同颜画室 国网眉山电力公司专题 八百寿酒业
眉山全搜索
回到顶部